close

IMG_3488.jpg

不負責任 天馬行空的 機電頻率與咖啡烘焙的風味關係: 

(咖啡烘豆機) 機械設計師在發想拼組機械時腦海中的機械效率一定是以本國的電頻作為基礎考量進行整體的設計 包含烘豆機內風路的管徑 馬達大小等, 試問現在歐洲設計的機器賣到美國後究竟要跑50hz還是60hz?  在台灣看到很多先輩討論著歐洲烘焙師使用相同設備的曲線時我不知道先輩有沒有先把頻率不同效率不同這件事弄清楚 這件事其實影響到的範圍從火力/風力/時間/結果 都是兩個世界 差異之大 絕對無法 60hz 仿效 50hz 或是用 60hz的腦袋說著50的結果 絕對是雞同鴨講 最後變成神話故事 手法神奇...

以我們代理imf所遇到的50/60hz 差異經過3年的測試, 當在台灣跑 60hz時 全熱風的效率之高 原本15kg滿載脫水風溫頂多350~380度c 而轉換為 50hz時風溫380~450度c 可達類似的效益, 但是只講時間效益上很單純 而實際上咖啡豆所面對的溫度不同 風速不同 我相信結果與內容絕對不同.

對於自家的設備因為深入了解它的特性 設定上50/60hz 的選擇變成了一個客製設定選項 當客戶環境沒有噪音的顧慮時又喜歡快節奏的味譜 設定為60hz 反之 客戶環境需要比較安靜的設備我們調整為50hz 整體就是原廠設計的本格 歐洲的節奏 曼妙的姿態 柔和而非剛硬, 這樣一來縱使台灣已經有許多imf 的用戶 各家的設定都會因應烘豆師的喜好而有不同的特性調校 包含燃燒室效率/ 電頻調校.  

IMG_2970.jpg

 

arrow
arrow

    imf 台灣總代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